2024年1月18日18:30,beat365官方网站思想与文化研究中心工作坊在10幢508教室举办了读书分享会。中心负责人李长伟教授,中心老师舒志定教授、王燕红副教授、王贤德副教授、陆韵副教授以及2022级和2023级教育学原理与教育硕士参加了本次读书会。
本次读书会由邢佳瑜同学主持,刘念雨同学作为领读人,李玲玉同学作为与谈人,围绕鲁斯·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进行主题汇报与交流讨论。刘念雨同学首先简要介绍了本书的作者,文化人类学家鲁斯·本尼迪克特与正值二战尾声的特殊写作背景,长于田野调查的本尼迪克特受于美日交战状态所限,无法去日本进行本土调查,运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开展研究。随后阐述了本书的主要内容。第一,日本人遵守“各得其所,各安其分”的等级行为规范。特权阶层虽掌握一定特权但必须对下层阶级负责,借此日本各阶层利益均得以保证,故社会反而稳定。第二,“恩”作为日本人的情感纽带。“恩”的含义微妙,可以从“负恩”和“报恩”角度理解。负恩,即对恩情有亏欠,随即引出“报恩”,也即义务的、无条件的回报恩情。“恩”在日本体现为两方面,分别为受父母之恩和受天皇之恩。第三,“情义”是日本人行为的准则。其可分为对社会、对名誉的情义,前者指向对近亲的情感义务,后者体现为个人不使名声收到玷污的行为。而后,她介绍了书中的教育思想。指出日本的儿童教育同样渗透等级观念,并且具有不连续性,表现为儿童在幼儿时期可以享受快乐时光,但入学后就必须遵守等级规范。最后,刘念雨对日本与各国的精神、情感进行比较,提出日本文化作为东亚文化分支,与西方文化的不同点根源于前者是一种耻感文化,精神与道德的他律,后者是罪感文化,精神与道德的自律。
李玲玉同学就自己对于本书的阅读体验进行分享,她认为日本人在教育中更重视道德教育的内化。这样的道德教育是心灵教育和感性教育,注重对生活的态度的培养。徐俊亮同学以恩情为视角看待中日传统文化的差异,认为日本传统文化中的“孝”是债务,外部压力是孝文化的驱动力,中国孝道从对象上看是整个家庭或家族群体,行孝是出于子女的真心实意而非受外界规则要求所迫;日本传统文化里天皇是高于一切道德准则和法律,反观中国,“忠”是建立在君主“仁义”基础上的忠,强调的是一种相对关系;日本文化中“仁”不与天皇制度相融合,天皇站在了整个道德体系的最顶端,因此在其日常生活中,奉行的最高道德准则是“耻”观念,强调他律性道德,中国儒家文化里“仁”是最高的品德,具有最大普世价值。邹延龙同学从日本天皇神格的角度出发,解释日本本质是一个宗教国家,等机制在社会中内化为人们的名誉感,只有不破坏等级,不干扰他人的人才能得到尊重,又提出日本过三代而不祭的传统来印证上下级之间的关系。杨鲁南同学根据书中提及日本社会中的存在“外部凝视”提出观点,认为日本的文化存在于社会关系中,故对于未进入和退出此类关系的幼儿和老年人来说,则无需遵守规范。
舒老师认为本书的研究方法值得我们思考与学习,认为书中日本文化对儿童成长的影响教育体现了“以文化人”的理念,也体现了文化层面的家校合作。陆老师认为从本书在日本的广受好评,可以看出本书的研究方法具有可行之处,对我们的启示在于,当我们展开研究时,诗歌等感性的文学作品作为资料同样具有研究价值,重视以文字形式展示的资料可以成为质性研究的文本分析的途径。王老师从书中关涉教育的章节中展开思考,就文化对教育的影响以及中国当下的“内卷”现象是否反映了某种文化模式提出疑问,与老师与同学们共同讨论。李老师首先指出本书引入我国时引领了一场对文化类型的研究潮流,但对于文化是否可分仍需思考。随后他提到中日两国不同于西方,前者在看待人时把人置于等级关系中,但后者尤其是在康德之后,理性有了自我的意志,更强调个体性。中日两国文化的异处在于中国重视家的意识,民族意识较少,其直到抗战才被唤起,而日本的等级则过于森严,民族意识也较强。中日两国都存在诉诸于情感体验的耻感文化,但文化在当今的中国其逐渐淡褪,这样的趋势对于今天中国的教育的影响也许是需要我们反思的。
最后,邢佳瑜同学对此次读书会大家的观点进行总结。此次读书分享会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