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8日18:30,beat365官方网站思想与文化研究中心工作坊在10幢308教室举办了读书分享会。中心负责人李长伟教授,中心老师舒志定教授、王燕红副教授、王贤德副教授,以及2022级和2023级教育学原理与教育硕士参加了本次读书会。
本次读书会由谢炫琛同学主持,李玲玉同学作为领读人,邢佳瑜同学作为与谈人,围绕埃米尔·涂尔干的《道德教育》进行主题汇报与交流讨论。李玲玉同学首先简要介绍了作者涂尔干的生平以及本书的创作背景,随后以本书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为框架阐述了道德的首要要素即纪律精神、次要要素是个体对群体的依恋以及第三要素是自主或自决,从纪律与儿童心理学、学校纪律、惩罚在学校中的运用、学校环境的影响以及科学、审美和历史教学五方面介绍了如何培养儿童的道德诸要素。最后提出两点疑问供大家探讨,一是道德如何化解“个体只着眼自身利益的不道德”与“个体完全由社会支配的不道德”之间的矛盾,二是将“义务”视为“道德”是否等于用道德理念强迫与干涉自由意志。
邢佳瑜同学认为涂尔干的道德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是道德自主之人与社会人的不等同,即教育培养出的善于钻营的社会存在却并非一个道德上自主的人。徐俊亮同学针对李玲玉同学的第一个问题展开思考,他认为社会必与个人存在两种关系,一是社会并不是个人的集合,因为社会有其独特的运行方式。二是社会与个人也是互相融通的,故个人能够对社会产生依恋。邹延龙同学提出道德应该是对自由意志的指引和修正,而非强迫与干涉,故并不赞成李玲玉同学的在第二个问题中的表达。舒老师首先根据本书内容提出了几点开放性问题供大家思考,分别是:道德是什么、道德与社会的关系、道德是否存在相对性与普适性、是否存在永恒的道德以及社会中产生道德的主体是什么。随后,舒老师提及马克思语境中的社会是感性活动的产物,但从安吉余村的青年创业活动可见,现代年轻人与社会的感性活动逐渐减少,甚至可以脱离现实世界,故他认为现在个体是否对社会存在依恋是值得深思的问题。王贤德老师认为书中存在善、义务和理性等几个核心概念,并指出书中的道德是否有超越性即“善”以及社会有其自身的价值取向这两个问题存在张力,或许可以从“社会是不断演化的”这一点来把握。王燕红老师针对书中家庭的道德功能如何体现提出疑问,对此李玲玉同学认为本书中家庭虽然在个体对群体的依恋中不能发挥作用,但家庭起到中介作用,必须在学校的道德教育中与学校建立联系。李老师从康德和涂尔干不同的道德视角展开比较,认为康德的道德观念源于启蒙运动中的契约论,主要从个体角度出发。涂尔干则批判了启蒙运动中个体的孤独,指出社会具有先在性,道德是在社会中将个体凝聚的力量,故涂尔干的道德观念指向社会。针对不同社会部分如何协作的困境,涂尔干作为功能论社会学家的突出贡献也正是提出了道德共识这一概念,道德共识使个体成为社会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不再彼此疏离。
最后,老师们赞扬了同学们认真的读书态度,并鼓励同学们坚持对思想史的阅读并在读书时勤于思考。此次读书分享会圆满结束。